里约及其影响

录入时间:2010-01-30

学会与前欧盟驻华使团团长安高胜座谈综述

    1月29日,学会邀请前欧盟驻华使团团长、刚从驻埃及大使岗位回到欧盟对外关系总司的安高胜,就里约及其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座谈交流。在演讲和回答提问中,安高胜较明晰地指出了里约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中欧关系总体发展趋势及具体问题发表了看法,透露了欧盟可能抛弃联合国框架另搭气候变化谈判平台的信息。现将其观点整理如下:
    一、欧盟经济危机状况及里约的成果和突出问题
    1、欧洲经济危机问题。里斯本条约是致力于创新,使欧盟更加有效,复兴经济,但政治家们过于自信了,短时间内不可能实现这些目标,其进程又被危机所干扰。如公共赤字现在非常大,可能要20 年才能弥补这一年的赤字。到2011年,赤字将从61%上升80%,失业率从6.2%上升到6.6%,工业产值下降3%,回到90年代水平,5年来科教投入在公共开支中也仅从1%上升到2%。预计赤字还会上升,德国的情况可能好于预期,但英国的前景不妙。上述这些问题,对欧盟领导人是现实和棘手的。3月份里约后的欧盟首次首脑峰会肯定会讨论这些问题,也包括G20问题。
    这里涉及到3个问题:第一,如何更好地利用里约加强科教领域的发展;第二,由于成员国在危机中各自的政策目标有差异性,需要协调一致。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减少差异,欧盟须加强监管来实现这些目标;第三,充分利用欧盟的稳定协议,使货币、财政赤字、通胀等能够稳定。
    2、里约的成就。里约虽然与公民的紧密程度不强,但其目标是使欧盟更高效率、民主和透明。总体而言,里约为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提供了实在的机遇,推动欧盟一步步前进。
    (1)欧盟决策机制和过程会简化,投票机制更简单化。改革后,表决机制从有效多数变成2/3多数,从而使气候、能源包括欧盟三大支柱问题上的决策会更有效率。双重有效多数机制使大小国、不同人口国家之间能得到更好平衡。欧盟、成员国及欧盟与成员国共同指导的三个层面更加清晰。欧盟选举了欧盟主席,他能领导欧盟,用统一的声音来说话。“外长”即高级代表阿什顿对欧委会各项决定有一定权力,还是欧盟对外行动局领导,又主持欧盟外交部长会议,她等于是身兼索拉纳和瓦尔德纳2人的工作。在共同安全与外交政策上也有进展,如原欧委会驻华使团将变成欧盟驻华使团。如成员国愿意,还是可用欧盟的名义来执行一些共同防务,其机制就是“常设机构”。
    (2)关于民主问题。里约规定,超过100万公民提议,就可以提到欧盟议程上来,从而赋予欧盟公民以动议权。欧洲议会的功能得到增强,有了预算权,安全领域也有共同决策权,是仅次于外长会议的安全决策机构。议会还对欧盟参加国际条约是否有效有决定权。在其他公共事务上,议会也有一些决策权,但不具约束性。各国议会的作用也大大增强,如1/3成员国议会反对欧盟的法律决定,欧盟就必须收回重新讨论。各国公民通过本国议会能参与欧盟的决策,他们也可直接上诉到欧洲法院,而不必通过本国法院。
    3、里约存在的突出问题。首先,如何处理好总统、轮值主席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问题。虽然有了主席和外长,但轮值主席国制度仍然存在,后者如何发挥功能从而在欧盟中突出自己,就存在问题。里约规定,轮值主席国外长只能主持除外长理事会外的部长理事会,如科教文化、能源等方面;范龙佩虽然与各国外长私人关系不错,但这些外长不能参加欧盟首脑峰会,这中间也存在问题。其次,阿什顿只是主持外长理事会,对科教、能源等领域部长理事会没有发言权。这些权力在欧委会各委员手中,一旦有问题,她很难协调。第三,在代表欧盟问题上,外长和总统各自代表哪一块,没有明确分工。现在选出来的这2个人,最主要的职责还是协调各国,一般不会在国际舞台上代表欧盟作出重大的声明、宣言。第三,虽然有公民动议权,但这种民主涉及很多问题,因此还处在征求意见过程中。如100万公民分布在哪几个国家?怎么证明?年龄要求是什么?动议决策过程时限是多少?资金来源、决策过程,等等,在哪个层次上有动议权?此外,双重有效多数表决机制要到2014年才能生效。公民参与欧盟的决策必须使欧盟的决策更加地地方化才能实现。防务上也有问题,还是一致表决通过的方式,因为它较敏感。
    欧盟每次扩大,达成共识就更加困难,但每次扩大,欧盟和各国都得到了各自的好处;各国有不同意见,有了相对强硬的决策机制,能够保证欧盟来解决,问题是这种机制的出现较困难。
    27国中的一些国家想在一体化中走的更远些,双速欧洲就是这样,少数国家的这种情况,要有三个前提:1、不与相关法律相冲突;2、最少要有6—9个国家;3、对其他国家采取开放政策。
    申根协定、社会条款都已体现出了不同速,里约更规定了退出条款。
    二、中欧关系将不温不火
    1、总体趋势。中国加入WTO几年后,中欧蜜月期逐渐结束了。从中欧南京峰会可见,当前双方关系平稳。欧盟目前忙于危机后续处理,包括就业难题,未来2—3年内,中欧关系都可能不温不火。
    中国应该承担起全球责任,中国再也不能称自己是发展中国家,在外人看来,这不可相信。北约在阿富汗打仗,而中国在那里做生意,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中国已取代德国成为第一大出口国,但德国只是欧盟的一员,而欧盟的体积还是很大的,要追上欧盟的贸易额,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欧盟毕竟有5亿人口,有巨大的市场,巨额的资金,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欧盟一直坚持软实力。
    欧盟能接受中国的发展模式、观念,但仍会保持自己的观念,在人权、能源等问题上,中国还可能会受到英国、德国等的压力,关键是双方相互妥协,作出让步。中国要与大国打交道,但欧盟是妥协的产物,各国有可能妥协达成统一的声音,条约也清楚地规定了各国在与中国交往中的权利和义务,因此,将来欧盟在对华关系中的作用会日益显现。
    2、参加中欧峰会的欧方代表问题。今后中欧峰会参加者会是总统、外长、委员会主席,轮值主席国可能不能参加。但若是一些小国家担任轮值主席国,为了照顾它们的利益,有可能让轮值主席出席,也有可能是总统或外长让出来,比如让发展委员会来代表外长。
    3、军售解禁包括市场经济地位问题。95%不可能实现,因为要在27国中至少得到25国同意很难。解禁就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是经济、贸易问题,在这个问题上中欧要达成共识是很难的。
    4、欧盟可能抛弃联合国框架另搭气候谈判平台。哥本哈根会议是丹麦与联合国共同主持的,虽然有成果,有效率,但欧盟对会议不满意。哥本哈根会议上,占排放80%的30个国家能够坐下来谈问题,并达成了排放不超过2%的协议,代表了减排的目标,达成了最基本的共识,包括主办方在组织协调方面也学到了一些经验教训。哥会也是参加国展示自己的一个机会,如一些国家展示了可持续发展的技术。但是,欧盟认为哥会有问题。欧盟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是开创者,在技术、立法上走在前面,在哥本哈根会议上,欧盟却没有能够发挥主导作用。哥会上及其后,小的利益团体在不断形成,欧盟认为应该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把所有国家都纳入进来进行讨论。欧盟正在考虑在联合国框架之外另搭一个平台,设法吸纳更多国家。
    1月底,各国将递交减排承诺书,4月波恩会议,欧盟要同各伙伴进行评估,包括对哥本哈根会议和各国1月递交的承诺书都进行评估。
    5、欧盟希望同中国在中东地区开展合作。目前中东地区的首要问题是稳定。当地2/3人口在25岁以下,就业形势相当严峻。那里有很多极端势力,还面临伊斯兰恐怖,这对包括新疆也有影响。当地其他一些问题也影响到稳定问题。这都要靠大量的外部投资来实现,中东是美欧传统的介入地域,俄也介入,但俄条件少,土耳其现在也在介入。过去是欧盟排在首位,现在再拉欧美比较困难,中国将成为首选。
    对中、欧而言,埃及都是重要的战略地域。埃及经济发展较好,埃及去年GDP增长5%,由于埃及各方面软硬件条件都发展起来了,是很好的发展领域。市场非常大,与欧盟的双向交流也较频繁和容易。它有港口,油气资源。中国40%的油气资源依赖中东,包括苏伊士运河承担了中国和东亚的油气运输。可再生能源也很大,如风能。中东地区如果不稳,会波及到中国。中国要认识到中东的战略重要性。
    中国在阿尔及尼亚等非洲国家有投资,但在埃及中东投资非常少。中国应该进入中东,为中东和平进程出力,这也是中国显示自己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中东地区,中国的形象和影响力都在提升,其中,中国的投资大大增加。中国的存在,对中东是有作用的。欧盟非常希望同中国合作,维持当地稳定。希望中国能够负起全球责任,一起合作,达到当地稳定、欧洲投资收益和中国自身利益三赢合一。
    中国在阿富汗、苏丹、伊朗等都有大量投资,风险也不小。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中国人似乎在反思,认为欧洲比中国做的好,欧洲也有人在反思,认为中国在非洲做的比欧洲好。这个问题值得探索。
    三、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改革问题
    国际体系在重建,IMF、世界银行中,新兴国家的投票权、特别提款权份量在上升。多边主义是唯一选择。
    关于G2、G3,它们都可以不考虑。世界非常复杂,中美双边存在很多问题,奥巴马访华似乎关系不错,但要看双方是否对等,要想到如果不对等,怎么办。G7、G8也过时了。G20相对较现实,因为其中东西南北、新兴与发达等力量较平衡。但G20也要组织好,要加强其决策机制,组织结构要更紧密点。
    欧盟的整个外交决策机制包括外交行动非常透明,欧盟不想统治世界,也不想把自己的思想、理念强加给别人。欧盟是依靠其他国家来发展的,所以要与他国搞好关系一,不会产生很明确的欧盟应走什么道路的论断。欧盟的新外交是要找到解决全球问题的方法,欧盟是以寻找伙伴为主,求同存异。
    欧盟无意成为一个合众国去有与美国竞争。事实上,欧盟有27个国家,欧盟主要还是先解决内部问题,不是要统治这个世界,或将自己强加给别国。欧盟决策能力有限,美国经历了200年才有统一的声音,用历史的眼光看,欧盟还很年轻,它解决了战争争端,实现了自由流动,是取得了成果的。欧盟只是一个联盟,不同于一个国家,也不同于世行等国际机构,它有赖于成员国让渡一些主权。欧盟考虑过非欧盟化的可能后果,最终认为还是欧盟这样的发展是最好的。
    美国在哥本哈根会议硬性地拿出一个协议,强迫别人接受,这种方式不能让人同意。布什政府外交政策损害了很多对外关系,奥巴马上台后的许多讲话、政策立场看,对伊斯兰世界的态度是很好的,但他要完成目标是不容乐观的。美国并不把欧洲放在最优先的地位,欧盟也一样。欧美都有自己的优先考虑,中国也有很长的崎岖之路。